
村民是重要的被动型NPC,虽然无法直接控制其行为,但可以通过多种策略间接引导他们服从玩家的安排。关键在于理解村民的行为逻辑,利用游戏机制建立信任关系,并通过环境设计限制其行动自由。村民的行为模式基于其职业需求和日常活动规律。不同职业的村民会主动寻找对应的工作站点,例如农民趋向于农田,图书管理员靠近讲台。通过合理规划村庄布局,将工作站集中布置在特定区域,可以引导村民聚集。确保每个工作站附近配备床铺,村民会遵循工作-休息的循环,从而形成稳定的动线。若村民未按预期行动,需检查路径是否被阻挡,或工作站是否被其他村民占用。
村民通过交易解锁更高层级的物品交换,同时增加对玩家的依赖度。频繁进行交易能积累好感,部分村民会主动提供折扣或稀有物品。建议优先培养低级村民,逐步解锁高级交易,避免一次性消耗过多资源。提供基础生存物资如食物、种子等,可维持村民的满意度,减少其试图逃离村庄的倾向。
物理限制是确保村民服从的实用方法。利用矿车运输可将村民固定至目标地点,具体操作包括铺设直通目的地的铁轨,用矿车撞击村民使其上车,再通过地狱门实现远距离传送。另一种方式是建造封闭空间,如4×5×2的围墙,结合水流或活板门引导村民进入特定区域。注意保留至少2格高度,避免村民窒息。此类方法虽不改变村民自主性,但能强制其停留在预设位置。
定期检查围墙完整性,确保铁傀儡数量充足,可防止僵尸袭击导致村民流失。适度装饰村庄,如设置中央广场与路灯,能提升村民的幸福感,使其更愿意长期停留。若需村民完成特定任务,例如集中耕作,可通过发射器抛洒种子触发集体收割行为。需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降低村民自主劳动意愿,需平衡控制与自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