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增援功能是突破舰队指挥值限制的核心战术手段,其最远支援距离为3000吉米,增援速度为曲率速度的5倍。通过合理运用增援机制,可将战列巡洋舰、航空母舰等重型舰船快速补充至前线,同时避免因低速舰船拖累整体行军效率。需注意被增援后的舰队将强制恢复为普通航行速度,因此不建议在曲率航行过程中发起增援操作。
增援战术的实施需要结合高速侦查舰进行前置部署。执行远距离建造或作战任务时,优先派遣高速侦查舰抵达目标位置,随后通过增援指令调遣工程舰或主力舰队。这种分阶段调度策略可节省约80%的行军时间,尤其适用于抢占关键资源点或突袭敌方前哨站。采矿作业中,工程舰与721运输舰混编增援能显著提升仓储容量,减少往返频次,使单次采集效率提高30%以上。
舰队编组方面,建议将战巡、航母等高指挥值单位单独设置为增援舰队。主力接战队保持160指挥值的前排抗伤单位搭配160指挥值的中后排输出单位,剩余80指挥值根据战场需求配置防空或特种舰船。输出舰队则完全舍弃防御属性,专注强化火力与机动性,通过增援补充大帝级或风暴级战巡来增强爆发伤害。这种编组方式既保证了基础舰队的灵活性,又能在关键时刻通过增援实现战力质变。
实战中需特别注意增援指令的战术限制。封锁任务期间增援舰队可能触发意外仇恨,导致工程船遭受围攻。矿区争夺时建议3名玩家共享采矿平台,通过轮替增援维持持续开采。撤离作战中必须立即使用工程局回收增援舰船,避免敌军沿行军路线追踪至基地。预制模块无法通过增援实现战场维修,所有损伤仍需返回基地船坞处理,这点在持久战中尤为关键。
增援系统的战略价值还体现在经验获取与资源控制方面。利用中立1级据点刷怪时,通过精确控制增援节奏可实现连续作战,单次可获得55万经验值。连接矿区时采用前哨站增援迁移战术,虽然采集效率降低15%,但能释放工程舰执行其他任务。采矿平台提供的10%-30%采集加成仅对同盟成员生效,这要求增援调度必须与盟友保持实时协同,才能最大化资源收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