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灼烧篇作为演武场的最后一关,其核心机制在于利用吕蒙的灼烧效果配合军师计谋快速清场。关键在于提升吕蒙的伤害输出,并合理释放电系计谋形成连招循环。具体操作上需将所有武将排成一路集中火力,待敌人聚集后释放大招实现范围伤害最大化。
布阵方面需遵循兵种基础规则,步兵和盾兵应置于前两格承担伤害,弓手和谋士固定在后排输出位置,骑兵则可根据战况灵活调整站位。灼烧篇对站位要求不高,但需确保吕蒙处于安全位置持续触发灼烧效果。军师选择上推荐诸葛亮,其火神计能有效扩散灼烧状态,与吕蒙形成战术联动。
战斗过程中需注意技能释放节奏,先使用增益类计谋强化吕蒙攻击力,再衔接电系控制技能形成爆发窗口。这种循环操作能显著提升通关效率,通常两到三个技能周期即可结束战斗。敌方后排弓将威胁较大,可优先用骑兵突进处理。从阵容构建角度看,灼烧篇属于单核心输出体系,除吕蒙外其他武将主要承担保护职能。前排建议配置曹操或典韦等肉盾,若练度不足可用孙坚替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