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矿船天赋加点的核心逻辑是围绕提升资源采集效率与生存能力展开。优先强化仓储容量和采矿速度是基础方向,同时需根据矿船类型差异化分配技术点。对于ST59重型采矿舰,建议优先解锁双联采矿臂系统以提升40%单次采矿效率,随后强化仓储扩容技术与曲率引擎冷却系统,前者突破容量上限至18万单位,后者缩短跨星系航行时间30%。AC721重型运载型则需侧重资源精炼舱技术,实现采矿过程中10%初级加工,并保留可拆卸货柜技术作为应急撤离手段。FG300装甲型应优先激活复合装甲层与应急护盾发生器,搭配干扰弹发射器子系统以应对高危星区作业环境。
子系统配置遵循2功能型+1防御型的原则。功能型首选高能采矿激光提升20%采矿速度,资源识别阵列增加15%稀有矿脉发现率,以及引力稳定锚支持黑洞附近作业。防御型必选护盾回充器(每秒恢复50点护盾值)与电子反制模块(降低30%被侦查概率)。需注意不同矿船模块槽位存在差异,ST59可搭载3个完整子系统,而AC721仅能安装2个主系统加1个辅助模块,需根据实际作战环境灵活调整。
舰队编组需考虑功能互补与资源配比。标准采矿舰队应包含1艘ST59作为仓储核心,2艘AC721负责快速采集,1艘FG300提供护盾支持,以及1艘诺玛运输舰配备维修无人机。该配置日均采集量可达60万单位基础资源,同时能抵御2支标准侦察舰队突袭。对于专注A级矿脉(重氢占比超30%)的作业,建议额外编入CAS066级巡逻艇,其广域雷达提供120秒预警窗口,配合预设的紧急折跃点(消耗200重氢)实现快速撤离。
天赋升级需配合采矿周期与引力波动。在引力低谷期(星系地图显示蓝色区域),优先激活曲率航行速度相关天赋,跨星系作业效率提升25%。引力峰值期(红色区域)则应切换至矿物精炼类天赋,虽然会降低15%采矿速度,但能增加5%稀有矿物爆率。对于持续开采作业,建议将30%技术点分配给仓储扩容,40%投入采矿效率强化,剩余30%用于防御系统,确保在遭遇敌袭时至少能完成当前矿脉的80%采集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