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越南的特色单位象兵是中期征服的核心战力,其高移动力与攻击后移动的特性使其在战术层面具有显著优势。象兵替代弩手,拥有35点近战防御力、3移动力和3视野,攻击后仍可调整站位,适合执行hit&run战术。该单位需依托雨林、沼泽或树林地形发挥最大效能,在越南领土内作战时,驱除吴军能力可提供额外10点战斗力加成和2点移动力提升,大幅增强攻防能力。
象兵的战术运用需注重地形规划与区域协同。由于越南的特色区域必须建造在树林、雨林或沼泽上,且不移除地貌,前期需保留关键地块的树木以保障后期象兵加成。城池作为越南特色军营,提供相邻区域的文化加成,但建造时会清除地貌,因此需避免将其放置在核心作战区域附近。象兵在防御端表现尤为突出,驻防树林时叠加有利地形和驱除吴军加成,可形成近乎无敌的防御节点。
对抗象兵需采用分散阵型与高机动单位。敌方战象的群体伤害特性要求军队部署时保持间距,避免被范围攻击波及。骑兵单位因其机动性可有效牵制象兵,但需注意象兵的高防御力与反击能力。利用山地、森林等地形阻挡象兵移动路径,或通过河流削弱其进攻效率,是常见的反制手段。若敌方象兵依托树林防御,强攻代价极高,可考虑迂回包抄或诱导其离开有利地形。
象兵的升级路线应优先选择提升生存能力的强化项。由于象兵本身造价较高,早期需通过速出军事传统或雇佣兵政策降低生产成本。中期可搭配大军提升移动力,形成5移动力的快速打击部队。若走征服路线,需确保工业区与商业区布局不影响作战地形的完整性,避免因盲目追求产能而削弱象兵的地形加成。